安靖如

个人简介

安靖如(Stephen C.Angle)是弗里斯全球研究中心主任,东亚研究弗里曼讲席教授,维思大学哲学系教授。

 

安靖如专攻中国哲学 、儒学、理学和比较哲学,他的研究聚焦哲学在中国和全球人权、政治和伦理中的作用。他联合指导了两次全美人文学科捐赠基金会(NEH)夏季研究所:一次是关于儒学与人权(与迈克尔·斯鲁特合作);另一次是关于“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复兴”,与莫格汉·萨利文、斯蒂芬•格林合作。安靖如曾两度获得富布莱特学者,博古睿学者、米莉森·麦金托什研究员,以及维思大学宾斯万格教学优秀奖等荣誉。他还曾任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会长。

 

安靖如的著作包括《人权与中国思想:一种跨文化的探索》(2002年;2012年(中译本))、《圣境:宋明理学的现代意义》(2009年)和《当代儒家政治哲学:进步儒学发凡》(2012年;2015年(中译本)),《新儒学:哲学导论》(与田史丹(Justin Tiwald)合著,2017年),以及其他两卷合编作品。他的许多著作和文章都以他的中文名字“安靖如”出版了中译本。他关于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的博客是warpweftandway.com。安靖如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当代儒家哲学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安靖如

根据金圣文(Sungmoon Kim的观点,儒学公共理性这一概念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有助于表述现代儒家文化圈(如韩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又可以起到理论规范的作用,从而指导儒家文化圈国家发挥更好的社会与政治功能。然而我将要论证金圣文对儒学公共理性的论述过于薄弱、抽象,与韩国文化之根所表现出的价值与实践背离太远。因此,他需要更明晰地阐述其理论并纳入新的概念如陈明所推崇的“公民宗教”。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并置公民宗教与公共理性的概念,将使我们有机会更好地理解儒学公民宗教及其潜在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仅仅与韩国有关,而且与台湾、中国大陆有关。

安靖如

儒家民主主义者认为,如现代儒家政治体必须从君主制转变到宪政民主一般,必须对儒家政治领袖的角色进行反思。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儒家必须摈弃传统儒家视野下的领袖观。然而,尽管在现代民主儒学的新背景下,一些关键的儒家见解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新意涵,但这些洞见的传统内涵依旧重要。在陈祖为(Joseph Chan)和陈永政(Elton Chan)新作的基础上,我首先大致勾画了传统儒家观念中启发型领袖的轮廓。其次,我解析并批评了慈继伟对于基于 “认同模式”主体性的儒家领袖观与民主不相容的论断。第三,我用自己作品《进步儒学》中的一些观点来论证了现代儒家需要通过拥抱人本民主,而不是民本威权主义,来解决传统儒学中的张力。在最后的结论中,我明确解释了为什么儒家民主仍然需要政治领袖来扮演那些本着传统儒家领袖精神的角色。

关键词:儒家领袖民主进步儒学民本

安靖如

本文撰写之时,北京法律界正热烈猜测中国很快会修订宪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入中国的最高理想之中。在上次2004年的宪法修订中,增加了对人权的承诺,尽管这些承诺并非出现在最重要的“序言”部分。但还是可能会引起不少问题,例如“人权”与“和谐社会”将会在中国法理学上担当什么角色,以及政府会否认真履行对这些价值的承诺等。本文不以这些具体问题为焦点,反而关心一个较为抽象、并且我认为是优先的问题:是否可以对人权与和谐同时做出承诺?或者说,二者之间有没有严重的张力?

关键词:儒家人权和谐相容性牟宗三

安靖如

非常感谢陈祖为君为我的书所写的深刻的评述,也感谢编辑给我机会写一篇短文来回应陈君的驳难。在我的这篇短文付梓之时,他的重要著作《儒学至善主义》已经会与读者见面,读者将会清楚地看到,我与陈君在广义的儒家政治哲学上的观点不但并无多大冲突,反而互相印证。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在一些问题上有分歧,因此才有必要坦诚对话。2013年四月,陈君在他所在的大学为我的书安排了工作坊。我们之间坦诚的对话与工作坊为推进进步儒学起到关键作用。

安靖如

今天,儒家哲学应当是“有根的全球哲学”: 植根于儒家传统,并从全球的其他哲学传统受到激励。进步儒学即是通往儒家政治哲学的这样一条进路的一个例子。它的基本理论结构像一只三脚凳,乃是德性—礼—政治的相互关系。所有三个维度皆植根于传统,但所有三个维度以及这些维度相互联系的方式吗,却已经在回应新的情境与挑战中经历了新的发展。伦理的德性是进步儒学最基础的目标,但是,要使德性的获得成为可能,个人的德性就必须“坎陷自身”,并遵从政治的规则( 例如法律) 。同理,人类社会中,对于伦理规范与政治规范之实现来说,礼的规范也是必要的。因此,所有三个维度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理解儒家政治哲学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安靖如

现代新儒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一以道德为主要关注点的文化传统如何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与那种认为儒家应局限于道德教育的观点相反,文章认为儒家必须发展出一种参与性的政治,其原因有三:一是政治参与是个人道德培养的必要手段;二是政治的独立性要求客观的制度结构而不仅仅是道德教化;三是我们人性中的缺陷只有通过广泛的政治参与才能克服。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参与政治

进步儒学

想深入了解“进步儒学”吗? 我们推荐感兴趣的朋友们前往翻阅安靖如教授出版著作《当代儒家政治哲学——进步儒学发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