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

為什麼是儒家的民主

相較於那些認為“儒家民主”是一組矛盾概念的觀點,儒家思想的崇拜者,包括一些西方學者,已經論證了儒家民主對自由民主進行替代的可能性,甚至在他們看來,儒家民主是一種更優機制。這篇文章將儒家民主置於“文明的政治”這個背景中,儒家在這一背景中被認為服務於威權政治。對於逐漸接受多樣性的全球文化影響的東亞人群而言,他們急需一條能夠走出在他們的儒家遺產和民主生活之間必擇其一的困境的出路。儒家民主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通過用民主價值將儒家現代化,同時用儒家的關懷修正民主。這種複雜的比較政治學概念所強調的視角取決於特殊的背景。通過批判貝淡寧在其著作《超越自由民主》中所提出的“認真對待精英主義:儒家特色的民主”這一方案,我認為,在當前東亞的現實境況下,應更加務實的優先考慮在於去強調儒家民主中的平等價值,並且同時還應去論證儒家賢能政治的優越性。

先秦儒家與平等的民主價值

儒家所倡導之理想社會向來被視為階級社會。從民主為現代社會之主流理想出發,此乃儒家現代化之一大絆腳石,因為平等是核心民主價值。雖然傳統的儒家社會並不平等,而儒家文獻也似乎沒提到民主或平等的可貴,當代學者不乏討論儒家哲學是否可容納平等此民主價值者。通過梳理對這課題的各種不同論證,及反思平等價值在民主思想中的意義與功用,這篇論文提議從先秦儒家文獻裡如何處理不平等所造成的社會道德問題,來重建現代儒家平等觀。捨棄傳統西方平等觀的形而上基石,以不同文化社會共有的現實問題作起點,其思考方向希望避開削足適履。求儒家民主化的當兒,也從儒家視角提出重新審核平等在民主理想中的真正意義與價值。

誰在想像多妻?誰在捍衛自由? ——女權主義與儒家

多年前在一次會議上曾經與戴錦華教授有過交往,覺得她頗有想法,也頗有氣質。因此,看了澎湃新聞發的一個對她的採訪(“當下的性別想像中,深刻地存在著‘多妻制’的幽靈”),我只能莫名驚詫了。當然,驚詫的一個來源,倒不是她,而是她的採訪者,一個“震驚”和“憤怒”於國內新儒家對女性不敬的言論,勇敢抗爭,因此只用了筆名“鴻帆”的人。這篇採訪字裡行間,常常在影射某些國內新儒家支持多妻制,為男人的性幻想叫魂。雖然沒有點名,但是採訪中明確提到了澎湃新聞採訪國內新儒家蔣慶所用的標題,“只有儒家能夠安頓現代女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