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2020
根據金聖文(Sungmoon Kim)的觀點,儒學公共理性這一概念可以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既有助於表述現代儒家文化圈(如韓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又可以起到理論規範的作用,從而指導儒家文化圈國家發揮更好的社會與政治功能。然而我將要論證金聖文對儒學公共理性的論述過於薄弱、抽象,與韓國文化之根所表現出的價值與實踐背離太遠。因此,他需要更明晰地闡述其理論並納入新的概念如陳明所推崇的“公民宗教”。在文章的最後,通過並置公民宗教與公共理性的概念,將使我們有機會更好地理解儒學公民宗教及其潛在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不僅僅與韓國有關,而且與台灣、中國大陸有關。
2019
安靖如是美國當代著名漢學家,他在宋明理學研究和儒家政治哲學研究方面均卓有建樹。本文通過梳理安氏的學思歷程和研究成果,大致從三個方面評介其學術貢獻。一、重新審視和發掘宋明理學的現代意義。他以“聖境”為中心深入宋明理學的基本範疇及其相互關聯,探析了儒家成人之學的內在邏輯和現代意義。二、舉“進步儒學”大旗側身於現代儒家政治哲學行列。安氏的“進步儒學”強調法治、人權和道德進步,反思壓迫、權威與專制,並透過重新詮釋“自我坎陷”溝通心性儒學與政治儒學。此外,安氏注重中國人權問題,分析了中國人權的獨特意義與特殊語境,對中國的權利觀念提出了許多獨到見解。三、反思方法與跨文化視域下的哲學審視。安氏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徵有二:一是靈活運用的比較哲學的手段,二是多元綜合的視角,他提出了諸如“有根的全球哲學”等頗有啟發性的方法論思考。安靖如的他者視角的確發掘了儒學的許多新的問題和理境,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2018
儒家民主主義者認為,如現代儒家政治體必須從君主制轉變到憲政民主一般,必須對儒家政治領袖的角色進行反思。這並不意味著現代儒家必須擯棄傳統儒家視野下的領袖觀。然而,儘管在現代民主儒學的新背景下,一些關鍵的儒家見解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了新意涵,但這些洞見的傳統內涵依舊重要。在陳祖為(Joseph Chan)和陳永政(Elton Chan)新作的基礎上,我首先大致勾畫了傳統儒家觀念中啟髮型領袖的輪廓。其次,我解析並批評了慈繼偉對於基於 “認同模式”主體性的儒家領袖觀與民主不相容的論斷。第三,我用自己作品《進步儒學》中的一些觀點來論證了現代儒家需要通過擁抱人本民主,而不是民本威權主義,來解決傳統儒學中的張力。在最後的結論中,我明確解釋了為什麼儒家民主仍然需要政治領袖來扮演那些本著傳統儒家領袖精神的角色。
July 2, 2017
面對女性主義革命的批判性的聲討,儒學的歷史狀況並非樂觀。然而,對於其他的古代哲學與宗教文化而言,同樣地,沒有哪一個得以逃脫這一批判。當全球範圍內的原始先民進入其歷史的發展過程,他們都因承受進化的壓力而發展出男權統治的社會模式。部落戰爭、大型圍獵、耕耘土地,所有這些都需要體格碩大而強壯的男性;而懷孕、養育後代的任務卻需要女性的相對較大的臀部與不必要多強壯的上肢力量。當然,在原始先民的部落之中,有很多不同的社會安排以滿足勞動分工的要求。有證據顯示,女性參加公共生活的程度是與父親們參與撫養後代的程度正相關的。但是,生物的進化規則卻傾向於支持那些為了部落的安全能夠迅速作出決斷的體格健壯的男性。而這一規則也同樣支持男性對於婦女和兒童的統治權威。
March 2, 2017
一九九四年十月到十一月之間,努斯鮑姆(Martha C. Nussbaum)在《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上發表了題為“愛國主義與世界主義”(Patriotism and Cosmopolitanism)的文章,引來了二十九篇讀者回复。在當時尚無網絡可以留言評論的情況下,尤其對一篇理論化的哲學文章來說,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時任《波士頓評論》主編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哲學系講座教授的科恩(Joshua Cohen)立刻意識到了這一議題的重要。在編委會的認真組織和篩選之下,二十九篇讀者回復中的十一篇,有的經過了修訂和擴展,加上五篇專門組織的回應文章,連同努斯鮑姆原先的文章及其閱讀所有回應文章之後的答复,兩年後由科恩編輯,以《愛國之由:關於愛國主義局限的論辯》(For Love of Country: Debating the Limits of Patriotism)為題結集出版。
September 29, 2016
June, 2016
目前學界、包括儒學界充斥著對儒學的種種誤讀,其中之一就是將儒學與現代性對立起來,以至用所謂 “儒家傳統” 來抗拒現代文明價值。其實,儒學本然地蘊涵著現代性。儒學的現代性不僅源於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而且基於儒學自身的基本原理,即 “仁→義→禮” 的理論建構。這個原理要求根據正義原則 ( 義) ,包括超越差等之愛而追求一體之仁的正當性原則、順應特定時代的基本生活方式的適宜性原則,來 “損益” 即變革社會規範及其製度 ( 禮) 。因此,在現代性的生活方式下,儒學原理要求儒學自身現代化。儒學的現代化進程,就是儒學的現代性的展開過程。儒學的現代化已經不僅是一種理論設想,而是一種歷史事實; 但同時,這個歷史進程尚未結束,而且往往誤入迷途而陷入原教旨主義,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April, 2016
儒家所倡導之理想社會向來被視為階級社會。從民主為現代社會之主流理想出發,此乃儒家現代化之一大絆腳石,因為平等是核心民主價值。雖然傳統的儒家社會並不平等,而儒家文獻也似乎沒提到民主或平等的可貴,當代學者不乏討論儒家哲學是否可容納平等此民主價值者。通過梳理對這課題的各種不同論證,及反思平等價值在民主思想中的意義與功用,這篇論文提議從先秦儒家文獻裡如何處理不平等所造成的社會道德問題,來重建現代儒家平等觀。捨棄傳統西方平等觀的形而上基石,以不同文化社會共有的現實問題作起點,其思考方向希望避開削足適履。求儒家民主化的當兒,也從儒家視角提出重新審核平等在民主理想中的真正意義與價值。
April, 2016
相較於那些認為“儒家民主”是一組矛盾概念的觀點,儒家思想的崇拜者,包括一些西方學者,已經論證了儒家民主對自由民主進行替代的可能性,甚至在他們看來,儒家民主是一種更優機制。這篇文章將儒家民主置“文明的政治”這個背景中,儒家在這一背景中被認為服務於威權政治。對於逐漸接多樣性的全球文化影響的東亞人群而言,他們急需一條能夠走出在他們的儒家遺產和民主生活之間必擇其一的困境的出路。儒家民主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通過用民主價值將儒家現代化,同時用儒家的關懷修正民主。這種複雜的比較政治學概念所強調的視角取決於特殊的背景。通過批判貝淡寧在其著作《超越自由民主》中所提出的“認真對待精英主義:儒家特色的民主”這一方案,我認為,在當前東亞的現實境況下,應更加務實的優先考慮在於去強調儒家民主中的平等價值,並且同時還應去論證儒家賢能政治的優越性。
March, 2016
過去十年,曾一度被視為現代化道路上最大阻礙的儒家思想,已經在中國以及整個東亞泛漢語地區實現了偉大的複興,成為政治話語和理論的主流。在文化革命中,中國知識分子曾遭到共產主義專制政權的貶低,後者將儒學視為封建殘餘,試圖徹底推翻。而如今,中國的知識階層自信地提出主張,認為儒家思想可以將中國人從當下後冷戰時代的文化政治危機中解救出來。舉例來說,眾多的知識分子正在就如何改革中國憲法體系和政治制度,以儒家思想為根據強化憲法改革的核心問題進行積極而嚴肅的討論。儒學的核心哲學假設和倫理認知,依他們之見,是與西方權利基礎的自由主義互不相容的。儒家思想信奉的是一種政治精英主義——用貝淡寧(Daniel A. Bell)的話說就是一種由最優秀、最智慧的精英來實行的統治——並且,相較於個人權利中心的自由主義民主制度,儒家精英主義是實現更偉大中國的現實政治選擇。甚至,一部分更激進的儒家學者試圖將儒學奉為國教,提倡恢復其政治、宗教上的正統地位。
December 31, 2015
多年前在一次會議上曾經與戴錦華教授有過交往,覺得她頗有想法,也頗有氣質。因此,看了澎湃新聞發的一個對她的採訪(“當下的性別想像中,深刻地存在著‘多妻制’的幽靈”),我只能莫名驚詫了。當然,驚詫的一個來源,倒不是她,而是她的採訪者,一個“震驚”和“憤怒”於國內新儒家對女性不敬的言論,勇敢抗爭,因此只用了筆名“鴻帆”的人。這篇採訪字裡行間,常常在影射某些國內新儒家支持多妻制,為男人的性幻想叫魂。雖然沒有點名,但是採訪中明確提到了澎湃新聞採訪國內新儒家蔣慶所用的標題,“只有儒家能夠安頓現代女性”。
2015
儒學、乃至中國諸子百家的學術,向來與政治有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說其宗旨就是政治,這正如司馬談所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這就是說,儒學儘管遠不僅僅是政治哲學,但其出發點與落腳點無疑是政治。然而儘管古今中外關於儒家政治哲學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但迄今為止,仍然不敢說已經對儒家政治哲學有了透徹的理解。唯其如此,前現代的“制度儒學”解體之後,在現代性的政治生活中,面對當今社會、當今世界的政治問題,儒家難免陷入進退失據的尷尬。為此,本文嘗試在中國社會發展史的視野中、儒學史的背景下,通過闡明儒家政治哲學的基本原理,探索儒家現代政治哲學的基本特徵,姑名之曰“國民政治儒學”。
July, 2014
作為傳統思想體系的儒學,其政治觀點與主張通常被認為需要重大的修訂與更新。但是,依然有許多學者認為儒學的道德倫理思想與道德教誨對於現代社會有價值,與現代社會相關,且其思想依然具有吸引力,安靖如教授即是這樣的學者。通常學者對於儒學的理解是其道德倫理思想與政治學說緊密相關,那麼任何對其政治學說的修正將會帶來一個難題:如何對儒學政治學說進行重大修正的前提下保留其德性倫理思想?安靖如在其《當代儒家政治哲學:進步儒學發凡》中大膽地嘗試修正儒學政治學說而不以犧牲其德性倫理思想為代價。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如果要實現儒學的德性倫理思想,則修正其政治學說是必須的。他認為儒學可以是進步的,並稱其當代儒家政治哲學理論為“進步儒學”。在完善其當代儒家政治哲學理論時,他從新儒家牟宗三的學說中找到靈感,特別是牟宗三關於“良知坎陷”的論述。本文即是評述“良知坎陷”說是否足以充分支持安靖如“進步儒學”的核心理念,即憲政民主。
July, 2014
很感謝期刊的編輯給我機會,回應安靖如君對我所寫的書評的回應。安靖如君的回應文章很有深度。他和我在“進步的”儒學政治學理念上並無分歧。他試圖提出一套政治哲學理論,這種理論與儒學的德性觀有緊密聯繫。但是,我發現他書中有趣但令人質疑的不僅僅是他貫穿全書的觀點即德性提升需要憲政民主,更重要的還有他具體的關於自我坎陷的論述。他認為聖人(如果真有聖人的話)限制自己的德性,使自己服從憲政民主之法規,這樣才能讓自己及其他民眾的德性成長起來。在我看來,這種論述(如果合理的話),為以儒學為基礎的民主理論提供了最有力的論述。而這正是我反駁的核心。我認為,如果真有聖人存在的話(不大可能),儒家應該會青睞仁政而不是民主;換言之,聖人不應該自我限制其德性而是應該充分利用以造福百姓——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限制自己的德性。
June 23, 2014
January, 2014
今天,儒家哲學應當是“有根的全球哲學”: 植根於儒家傳統,並從全球的其他哲學傳統受到激勵。進步儒學即是通往儒家政治哲學的這樣一條進路的一個例子。它的基本理論結構像一隻三腳凳,乃是德性—禮—政治的相互關係。所有三個維度皆植根於傳統,但所有三個維度以及這些維度相互聯繫的方式嗎,卻已經在回應新的情境與挑戰中經歷了新的發展。倫理的德性是進步儒學最基礎的目標,但是,要使德性的獲得成為可能,個人的德性就必須“坎陷自身”,並遵從政治的規則( 例如法律) 。同理,人類社會中,對於倫理規範與政治規範之實現來說,禮的規範也是必要的。因此,所有三個維度都是至關重要的,都是理解儒家政治哲學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2014
在本篇論文中,我希望闡述我對傳統儒家哲學與文化中哲學思維的敘事性本 質的理解。我將表明“道”——即“在世界上共闢我們的道路”,或者也可以具體闡述為“在共享的自然、社會與文化圖景中前行”——這一比喻貫穿了《論語》的核心主題,並在此後的中國哲學傳統中被加以繼承,成為持續塑造中國哲學傳統的規範概念之一。如孔子本人所說,每一代人都從前人那裡繼承了“斯文”(即“我們的這一文化”)(《論語》9.5)這一具有指導作用的道德指南。因而每一代人都有責任呈現這一文化,有責任運用這一文化有效地解決當前緊迫的現實問題,並且伴隨著這個過程,有責任使這一文化在他們自己的時空中重樹權威。每一代人都以畢生之力為他們的後代樹立文化實踐的典範,並且通過這種做法,他們也勸告子孫為他們的後代去做同樣的事情。誠如孔子所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15.29)。因此,作為一種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儒學不僅始終在向前邁進,它自身還具有一種更為突出的代際譜系傳承的特點,表現在它被一代接著一代的人們呈現、注入新的生機並代代相傳。
November 27, 2010
October, 2009
人們常常說東亞社會存在等級差別,“精英”這個範疇繼續在有關華人社會和政治的著作中佔據突出的位置。許多學者相信等級差別和精英主義是儒家學說根深蒂固的觀念,它不僅是封建時代中國的國家正統思想,而且構成了東亞人尤其是華人生活方式的“心理文化結構”。因此,有人相信現代儒家社會要實現民主就必須讓精英主義和民主達成和解,就沒有什麼讓人驚訝的了。不過,精英主義在當今自由民主社會尤其是在美國往往被看作一個貶義詞,雖然有政治哲學家把這些政體描述為“民主精英主義”的案例。因此,把“帶有儒家特色的民主”作為精英主義提出來就突顯了它對自由民主的挑戰。貝淡寧認真對待精英主義,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制度性安排,把他看到的儒家精英主義以德治國和防止權力濫用,可以追究責任的透明民主政府結合起來。
March 25, 2008
現代新儒家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這一以道德為主要關注點的文化傳統如何與現代民主政治相適應?與那種認為儒家應局限於道德教育的觀點相反,文章認為儒家必鬚髮展出一種參與性的政治,其原因有三:一是政治參與是個人道德培養的必要手段;二是政治的獨立性要求客觀的製度結構而不僅僅是道德教化;三是我們人性中的缺陷只有通過廣泛的政治參與才能克服。
October, 2004
儒家思想與人權主張的不相容性,一般是通過人權概念與西方哲學之間的聯繫來論證的。通常的論述是,人權主張得到了西方傾向原子主義或至少強調自主性的關於自我的觀點(views of self)的支持,而這種個人主義或自我中心的論點異質於強調社群首要性和個人對他者的義務的儒家思想。然而,也有一些評論家認為儒家思想與人權主張是相容的。陳祖為(Joseph Chan)從儒家的視角重構了人權。在論證儒家思想與人權的相容性時,陳氏認為儒家學說暗含一種道德自主性的概念,或者兩者至少是相容的。其他學者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論證了人權的精神和物質的決定性基礎,該方式使人權脫離啟蒙運動的個人主義,從而使其更易被儒家所接受。
2003
在漫長的歲月裡,儒家的“性別”概念已經歷了若干發展階段。大部分關於早期儒家討論女性的性別角色的研究的最終結論都認為:性別是互補性的,而不是從屬性的。同時這些學者都認為,性別劃分的兩個基礎在於陰陽相關和內外之別。因為我已經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探討了“內外”,所以在這裡,我將只討論“陰陽”及其內涵。基於此,我將首先回溯陰陽學說的歷史發展並對其內涵進行探索。隨之我將把陰陽的內涵融入到政治、職場、家庭以及教育之中。基於此,本文將比較儒家思想和女權主義在這些方面的不同考量。這篇文章最後將會簡單討論陰陽相分思想在儒家社會中的法律內涵。